暴食症
原因
暴食症患者女性比男性多,少女和年輕婦女最常見。患者通常知道他們的飲食習慣是不正常的,而且可能對暴飲暴食感到恐懼和內疚。
暴食症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。遺傳、心理、創傷、家庭、社會或文化因素可能是重要的因素。暴食症可是多個原因造成。
症狀
暴食症患者一天數次暴飲暴食的情況可能持續數個月。
暴食症患者通常偷偷吃大量的高熱量食物。在這個情況下,患者普遍認為他們的飲食已經失控。
暴飲暴食導致自我厭惡,進而使用一些方法來防止體重增加。方法可能包括:使自己嘔吐、過度運動和使用瀉藥、灌腸或利尿劑(去水丸)。這些方法往往帶來某程度上的舒緩。
儘管暴食症患者常常覺得自己超重,但體重往往在正常範圍內。由於體重往往是正常的,其他人可能不會注意患者有問題。
可能發現的症狀或行為包括:
• 強迫自己運動;
• 使用瀉藥、減肥藥、催吐劑或利尿劑;
• 飯後定時去廁所;
• 突然吃大量的食物或購買大量的食品,而且馬上吃完。
檢驗
牙齒檢查會顯示蛀牙或牙齦感染(如牙齦炎)。牙齒的珐瑯質可能因為過度暴露在酸的嘔吐物而腐蝕或有坑洞。
檢驗也可能顯示以下症狀:
• 眼睛血管破裂(因為嘔吐時用力過度)
• 口乾
• 因唾液腺腫大導致嘴角腫脹
• 皮疹和粉刺
• 因自我引發嘔吐導致手指關節皮膚破損或長繭
血液檢驗顯示電解質不平衡(如低血鉀)或脫水。
治療
除了以下情況,暴食症患者極小機會需要住院的:
• 暴飲暴食及通便循環導致厭食症
• 通便及嘔吐過程需要藥物
• 抑鬱症
大多數情況下,可採用階段性治療方法來治療暴食症。根據暴食症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對治療方法的反應,治療方法可以有以下幾個階段:
• 支持團體可能有助於沒有任何健康問題的輕度患者
• 若支持團體無效,認知行為療法(CBT)和營養治療是首選療法
• 通常用來治療暴食症的藥物為抗抑鬱藥(SSRIs)。如果認知行為療法無效,那麼和SSRIs同時進行是比較有效的
如果患者對有不切實際的期望(如單一方法可治癒暴食症),那他們可能會放棄治療。開始治療之前,必須清楚以下幾點:
• 可能會嘗試很多療法,直到患者成功克服疾病
• 暴食症之復發是很常見的,不必感到絕望
• 治療過程是痛苦的,而需要患者和家人一起努力
預後
暴食症是一種慢性疾病,儘管治療,很多患者仍然持續有一些症狀。較少併發症和願意接受治療的暴食症患者復原機會往往較大。
可能出現的併發症
暴食症可能會對生命構成危險,時間久了,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。例如,頻繁嘔吐使胃酸刺激食道,可以永久破壞食道。
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:
• 便秘
• 脫水
• 蛀牙
• 電解質異常
• 痔瘡
• 喉嚨發炎
• 胰腺炎
• 嘔吐導致食道撕裂
何時聯絡你的醫生
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有飲食疾病的症狀,請聯絡你的醫生。
預防
較少強調身體完美的社會及文化可能有助於減少這種疾病的頻率。